将卡车运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块破碎并筛分成再生骨料和细料;再生骨料与水泥混合,通过自动压砖机成为再生免烧砖。在深圳机场卫星厅施工现场,机场集团引入废弃混凝土回收系统,将平时丢弃的建筑垃圾变“宝”。

运输混凝土垃圾成本高怎么办?

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机场卫星厅及其配套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个总建筑面积23.89万平方米的“大家伙”,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的需求,混凝土破碎量约为10万立方米。按照传统的做法,这些混凝土废料用枪碾碎,然后用来铺路面基层。但这种做法利用率低,大量混凝土废弃物的命运仍然是要运出去丢弃,造成极高的废弃物处理成本和环境保护。

如何把它们变成“宝物”?经多方调研,机场在施工现场设置了废弃混凝土回收系统,采用“建筑垃圾减量破碎车间+再生石粉全自动压砖机房+再生混凝土搅拌站”相结合的方式,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减量化回收,实现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

“本项目建设中引入的废弃混凝土回收系统,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和资源,另一方面也积极响应了深圳建设‘无废城市’试点工作的要求,有效解决了建筑垃圾处理的生态问题。”深圳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组合各种机器,增加自动压砖机系统,扩大废弃物回收范围。

这次深圳机场的卫星厅工程,主要是用炮、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锤式破碎机等机器进行组合。废弃混凝土经过建筑垃圾减量破碎车间按照“枪-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锤式破碎机”的流程分级破碎筛分后,产生的再生石粉和碎石可以大范围利用,再生利用率大大提高。

“为了解决传统破碎设备难以转移到其他地方的问题,我们推出了这种移动式破碎机,它由给料机、破碎机、振动筛和带式输送机四部分组成。它集“给料、破碎、筛分、输送”于一体,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也可以靠自身或拖拉机提供动力,快速转移到其他地方。”深圳机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且为了解决常规废弃混凝土只能破碎筛分得到再生石粉,产品单一,适用范围窄的问题,深圳机场在项目中新增了全自动压砖机系统,以碎石粉为主要原料进行二次加工,每小时生产多规格不烧再生砖近万块。

“再生砖的种类有标准砖、承重空芯砖、轻集料空芯砖、步道与车道结合用免烧再生砖、草坪用免烧再生砖等。这些未烧的回收砖,可以按照要求的形状和大小做成模具,检测合格后,可以直接返回工地重复使用。”介绍操作机器的技术人员。

据了解,“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绿色回收模式不仅解决了建筑垃圾处理问题,还有效降低了垃圾运输成本。资料显示,该系统投产以来,已生产再生混凝土6198立方米,再生石粉骨料7022立方米,再生石粉细料3182立方米,再生免烧砖154万块。建筑废弃混凝土综合利用率从原来的8%提高到90%以上。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深圳机场引入废弃混凝土回收系统并不少见。作为深圳的城市窗口和公共服务平台,深圳机场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始终坚持以机场建设和运营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核心,投资超过10亿元,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运营、绿色低碳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除了“无废物机场”的探索,“绿色建筑”、“海绵机场”等绿色发展理念被引入并广泛应用。

“机场新建建筑将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尤其是卫星厅扩建工程。我们以‘中国绿色建筑三星’为设计标准,积极运用共同沟、储水系统等绿色技术,规划重点能源和环境项目,满足后续绿色运营和管理需求。”机场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深圳机场已在所有新建项目中合理布局渗滤、滞留、调蓄等海绵城市设施,构建由排水管道、调蓄蓄水池、绿地、道路、建筑立面组成的机场复合生态水系,推进海绵机场建设。除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我们还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行垃圾分类“3.0”模式,推出“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设施,以投放垃圾积分返现的付费方式鼓励用户参与垃圾分类。

“未来,我们将在增加清洁能源利用、进一步推动电能替代、加强储能技术应用、构建智能管理平台、提高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完善绿色交通体系、构建绿色服务体系等方面不遗余力。全面推进绿色机场建设,打造区域和行业绿色发展典范。”机场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