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渗井渗坑排放生产废水(利用渗坑排放污染物)
- 发布时间:2023-01-29 13:15:10
- 本文作者:派坤环保网
- 本文作者:互联网信息收集
北极星环境网讯:从公众监督,到政府跟进,再到企业治理,华北渗坑污染事件走过了一条完整的环保逻辑链条。
4月18日,环保组织披露华北发现17万平方米工业污水渗坑,随后引发公众关注。环保部连发三条,决定对该问题进行督办。当地政府第一时间紧急出动,迅速开展调查处置工作。经过公开招标,最终选择了专业的环保公司对废水和污染土壤进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参与了环境问题的监督,维护了自身的权益;政府在处理环境问题上发挥了主导作用;环保公司发挥专业能力,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盈利,各方共赢,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让每个公众都成为执法者
这个渗坑问题的发现,也包含着偶然的必然性。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是中国第一个以企业家为主体,以生态保护为目标的社会组织。自2008年起,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发起成立阿拉善SEE基金会,用于资助和支持中国民间环保NGO的成长,共同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以下简称 两江环保 )成立于2010年2月,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污染防治的非营利性环保组织。从2011年开始,阿拉善SEE基金会开始资助两江的环保事业。
在阿拉善SEE基金会的帮助下,今年3月,两江环保决定到河北滹沱河流域考察生态环境。3月21日,途经河北大城县时,他们在卫星地图上看到附近一片农田的水体颜色异常,面积巨大,于是前去查看,发现有一个大型渗坑群落,附近还有另外两个渗坑和三个工业废渣堆放场。据附近居民介绍,这堆废渣是2015年底开始倾倒的,夏天有一股很大的腥臭味,让人 无法打开窗口 。
4月17日,两江环保向国家环保部、河北省环保厅、天津市环保局、廊坊市大成环保局、天津市静海环保局发出举报信,希望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通报污染情况。
4月18日下午,两江环保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华北发现17万平方米超级工业废水渗坑》,披露了这三个工业废水渗坑的情况。文章发表后,迅速引起关注。截至4月19日上午,文章阅读量已超过8万,点赞数超过1300。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司法和公众的力量,让每一个公众都成为执法者,通过监督、举报、公益诉讼等方式对工业污染源进行监督。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首席环境政策专家罗建华告诉《华夏时报》(微信官方账号:华夏时报)记者, 工业污染最大的受害者是周围的居民,他们肯定比环保部门更关心污染源。
环保部连发三条。
针对河北、天津污染渗坑问题,环保部一天连发三条,力度罕见。
4月19日下午14时,环保部发布消息称,针对媒体报道河北等地发现多处污水渗坑,环保部和河北省政府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调查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晚上18时,环保部再次发布消息,称经联合现场调查,初步查明廊坊市大城县渗坑污染问题基本属实。
晚上22时,环保部第三次发布消息,通报环保部、天津市政府联合调查组对静海区渗坑污染现场调查情况。并表示环保部将对相关渗坑污染问题进行督办。
在环保部督查的压力下,4月19日晚21时许,大城县人民政府也发布了《关于南召渗坑治理情况的说明》。内容显示,大城县委、县政府于18日晚组织县环保、公安等部门对渗坑进行了详细调查。经查,两个渗坑均位于大城县南赵福镇,系王村镇村民李某某大爷向坑塘倾倒废酸所致。2014年3月,大城县人民政府曾选择两家环保公司对渗坑进行处理,但处理结果不符合要求。
网站是中所发布的信息,所涉及到您的原创版权信息,为了可以高效的解决您的问题,建议您直接联系站内作者做删除处理(请您提供该篇文章的版权证明)本站会在七小时之内删除侵权信息。